摘要
本文透過檢視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家克里斯多弗‧馬洛的作品《浮士德》來探討此著作在該文化時期的身體政治觀點。文章要彰顯的乃是,主角浮士德視人類身軀爲其追求永恆不朽的媒介,並意圖藉其來企及上帝之權力。更甚者是,他視人類身軀終將腐朽之事實爲一巨大威脅,認定其駭人程度甚於靈魂之受詛咒。因此之故,他驅使自己去推崇身體之滿足爲最終之生命意義。他之召喚逝去的亞歷山大帝與特洛伊的海倫二者之靈魂,乃是以死亡取代生命,以毀敗取代再生,以巫術取代傳統知識,以魔鬼取代上帝的具體表現。巫術成爲浮士德的魔法望遠鏡,藉由它來窺知/探刺上天的隱密。事實上,浮士德召魂時刻畫出的圈圍是一種打破過去與現在,生命與死亡的界限之舉止。他對海倫的窺視與慾念,連接了他召魂的圈和他瞳眸的圈:他眼中淫視的圈足以喚起召魂圈中的慾念客體。另,他之親吻海倫所藉用之身體器官-舌-如同長著雙翅的語言,不可馴服,完全呈現浮士德之慾火,並體現於他展現魔力時唸出之咒語。而在與魔鬼交易之時刻,他手臂上出現的逃逸字語和他暫停的血液,卻吊詭地透露出一絲自我約制的神秘訊息。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95-112 |
頁數 | 18 |
期刊 | 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發行號 | 23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