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消費者對創新產品(不論是漸進創新或是突破創新)之評價,是如何受到既存品牌之影響?本研究對此問題,提出一套理論架構加以解釋。此理論架構之內在機制,是建構於情境效果之理論,更嚴謹而言,應可說是建構於構面範圍重疊模式。本研究提出,在共同之屬性上,若是創新產品之解釋範圍與既存品牌之解釋範圍重疊,則創新產品將會被解釋成更類似於既存品牌(同化效果)。反之,若是在共同之屬性上,創新產品之解釋範圍與既存品牌之解釋範圍不互相重疊,則創新產品將會被解釋成與既存品牌差異更大(異化效果)。有可能在某些互相重疊之屬性上,創新產品會被解釋成更類似於既存品牌,並於同時,在某些不互相重疊之屬性上,創新產品卻又會被解釋成與既存品牌差異更大。此外,若是既存品牌無法對應至創新產品之獨特屬性,則既存品牌將無法藉由情境效果影響創新產品。本文末亦對行銷之運用加以陳述。
貢獻的翻譯標題 | On the Biasing Judgment of Innovation: Context Effect of Existent Brand |
---|---|
原文 | 繁體中文 |
頁(從 - 到) | 339-355 |
頁數 | 17 |
期刊 | 台灣管理學刊 |
發行號 | 3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04 |
Keywords
- 評價偏誤
- 情境效果
- 同化效果
- 異化效果
- 漸進創新
- 突破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