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on Form as a Pedagogical Framework for Fostering a Native-like Mandarin Ton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2 引文 斯高帕斯(Scopus)

摘要

藉由中文聲調的理論與研究,本報告認為母語和非母語人士為了能夠迅速正確地辨識中文聲調,除了得建立一套清楚、有系統的聲調心理表徵外(categorical tonal representation),還得將這套聲調表徵和心理詞彙(mental lexicon)作連結;藉由這連結,聽者才能迅捷、有效地辨識平常口語中的“變調現象”(tone sandhi or allotone in connected speech)。但是,現今的聲調訓練課程往往著重在無前後文語境的聲調辨識練習(decontextualized drills),因而無法有效地幫助非中文母語人士建立聲調表徵以及心理詞彙之間的連結;即使在情境化的聲調辨識教學環境中,教師往往在沒有考慮學習者「線上語料處理策略」(online processing strategies)的情況下,使得教師的外在操縱(external input enhancement/manipulation)不見得能夠有效地切入學習者的內在聚焦(internal salience driven by the learner's attention)。本篇報告參酌了Focus on Form(FonF)的教學原則與認知心理學對學習者線上處理模式的見解,提出一套適用於中文聲調教學的建議,希望能幫助語言教師針對非中文母語人士的線上語料處理模式,提供更有效率的聲調(或是變調)教學(補救)策略。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627-667
頁數41
期刊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2
發行號3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1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