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秋季降雨之低頻擾動變遷

李 正安(Cheng-An Lee), 黃 婉如(Wan-Ru Huang)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陳與汪(2000)的研究指出,1930-1997年期間之臺灣秋季降雨有準20年振盪現象。本研究主要想瞭解陳與汪(2000)所提出的準20年振盪現象,是否存在長期變遷現象。透過檢視臺灣全島秋季(9-11月)總降雨及兩種不同類型降雨(颱風降雨和非颱風降雨)在1945-2015年期間的變化,本研究發現「不論是總降雨或是兩種不同類型降雨,其低頻擾動都存在週期變遷現象」,在前期(1945-1985年)為準20年振盪現象,經過幾年轉換期之後,在後期(1990-2015年)為準10年振盪現象。而透過分析10個中央氣象局局屬測站在1945-2015年期間的降雨資料,本研究發現上述低頻擾動變遷為全島性現象,各地的振盪週期變化相似,但振幅大小有東、西區域差異(東部的振幅較強,西部的振幅較弱)。再進一步針對「是由哪些氣候因子影響臺灣秋季降雨之低頻擾動變遷?」這個議題進行探討,本研究發現「亞洲大陸高壓」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這兩個氣候因子的長期變化,以及「臺灣附近水氣通量」的低頻擾動變化,為影響臺灣秋季降雨之低頻擾動變遷的可能原因。
    貢獻的翻譯標題Changes in Low-Frequency Variations of Autumn Rainfall in Taiwan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317-346
    頁數32
    期刊大氣科學
    46
    發行號3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8

    Keywords

    • 臺灣秋季降雨
    • 低頻擾動
    • 颱風降雨
    • 非颱風降雨

    指紋

    深入研究「臺灣秋季降雨之低頻擾動變遷」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