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我國施行九年一貫課程以來,雖然「性別平等教育」為六大議題之一,「健康與體育」亦屬於七大學習領域,但女學生運動參與偏低的現象仍屬常態。為理解此種現象,常識論述經常以性別二分的社會化歷程解釋男女身體經驗的差異,卻鮮少探討體育教學實踐與政策立法作為。本文旨在探索性別差異的體育課程並論述其身體教育意涵,特別聚焦於女性經驗觀點。首先闡述性別差異的體育教學如何體現於女同學身上,影響其身體能力與身體意象的感知,以及運動參與行為。其次說明性別刻板印象之常識論述如何生產與再製,將男女有別的身體經驗合理化。最後談論體育課程之社會建構意涵,並以美國第九條法案為例,說明政策立法如何致力營造性別平等的體育教學環境。結語處提示體育具有身體教育的意涵,而身體也是體現性別的重要場域,為使體育運動之正面效益普及於各性別族群,應有良善的政策立場作為根基,營造性別友善的運動環境與人文素養,使更多學生喜愛體育課程,培養規律運動習慣。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35-45 |
頁數 | 11 |
期刊 | 臺灣運動教育學報 |
卷 | 4 |
發行號 | 2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0 |
Keywords
- 性別
- 體育課
- 身體教育
- gender
- physical education
- PE cl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