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故事的表面特徵與結構特徵在不同年齡層對故事回想表現的影響

陳 茹玲(Ju-Ling Chen), 蘇 宜芬(Yi-Fen Su)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本研究包括兩個實驗,「實驗一」旨在探討台灣的大學生在閱讀故事時,類比故事的表面特徵與結構特徵對故事回想表現之影響,實驗二旨在探討國小四年級、國小六年級、國中二年級學生在閱讀故事時,其故事的回想表現受到表面特徵與結構特徵的影響程度是否與大學生不同。實驗一對象為120名大學生,實驗二對象為129名大學生,136名國二學生,132名國小六年級,130名國小四年級學生。研究結果顯示:一、類比故事的表面相似程度或結構相似程度越高時,學生的故事回想表現越佳。二、類比表現有發展上的差異。國小四年級學童的故事回想表現與其他年齡層不同,隨著年齡增加,學生的故事回想表現越好。三、不同年齡層學生的故事回想比率組型不同。大學生對於表面相似程度與結構相似程度反應最敏銳。國二學生的反應組型與大學生相似。小六與小四學生對於表面相似程度與結構相似程度的反應分化程度最低。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123-146
頁數24
期刊教育心理學報
37
發行號2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05

Keywords

  • 類比
  • 類比歷程
  • 表面特徵
  • 結構特徵
  • 故事回想表現
  • analogy
  • the process of analogy
  • superficial feature
  • structural feature
  • story recall performance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