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20年佐藤春夫來臺旅行,1925年5月《女誡扇綺譚》發表在雜誌《女性》,1926年出版單行本,1936年收錄到作品集《霧社》中。其中文譯本在1930年由蕭林翻譯後,連續五期刊載在《學生雜誌》,這可能是目前最早見到的中譯本,至1940年代末,二戰結束,《女誡扇綺譚》為徐卓呆改寫成〈赤嵌鬼語〉,且擬改編為電影拍攝。佐藤春夫將旅行臺灣途中所聽聞故事予以改寫,深化了作品的浪漫要素及社會要素,而他本人對中國、臺灣的認識,從文學足跡可追尋其各個時期對中臺文學的理解,以及產生這種理解的原因,尤其戰爭期的佐藤對中國的認知、批評與之前的態度,呈現出相當巨大的反差,中國文壇作家也普遍認為佐藤春夫已成為狂熱的軍國主義歌頌者。然而戰爭結束兩年多時光,其小說《女誡扇綺譚》卻為徐卓呆改寫為小說〈赤嵌鬼語〉,不能說不是個異數。緣此本文擬探討蕭林中譯本及徐卓呆改寫本出現的背景,以及譯寫成就如何?而改寫本進行了什麼樣的改寫?此外,延伸交代二戰後,該作影響力仍持續未歇,邱永漢、賴傳鑑閱讀興味濃厚,並從中獲致啟發,此後,又有林水福、邱若山之譯文。最後,本文進一步討論與小說密切關聯而迄今仍被忽視的「扇子」,以見小說緊密精緻的融合貫串作用。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215-239 |
頁數 | 25 |
期刊 | 東吳中文學報 |
發行號 | 32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6 |
Keywords
- 佐藤春夫
- 女誡扇綺譚
- 廢墟書寫
- 翻譯
- 改寫
- Haruo Sato
- Nu Jie Shan Qi Tan
- ruins literature
- translation
- ada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