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6年李獻璋編輯《臺灣民間文學集》,可說是一座文學史紀念碑,彰顯了日治時代臺灣人處於殖民統治底下,民間自發覺醒的歌謠收集運動的重要成果。除了珍視這些歷史價值之外,嘗試解讀這些收集成果的內容,可能更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毅力,尤其書面記錄的詞彙與語音之間,所存在的諸多歧異與歧義。臺灣民間歌謠,果如當年《臺灣新民報》採集運動倡導者所言的「民族的詩」,那麼這種以口頭創作為特色的詩學有什麼特質?本論文旨在探討1930年代所收集的臺灣民間歌謠,在研究方法的層面,則受結構語言學的二軸說的啟發甚多,包括現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所提出的句段關係/聯想關係、在現場的/不在現場的關係,以及雅柯布森所衍伸的選擇/組合關係、相似性/鄰近性的原則,以及修辭學的隱喻/換喻等。從這些語言學的理論觀念出發,筆者將進一步分析歌謠的後設語言,加深我們對歌謠本身的創作性及詩學的語意詮釋延伸的可能,希望藉此可以勾勒出口頭詩學之特點。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4-29 |
頁數 | 26 |
期刊 | 海翁台語文學 |
發行號 | 111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1 |
Keywords
- 歌謠
- 口頭傳統
- 詩學
- ballad
- oral tradition
- po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