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體育之先河:1973年「國中肢體殘障學童體育實施方案」研究實驗之運作

黃 政皓(Cheng-Hao Huang), 林 玫君(Mei-Chun Lin)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國中肢體殘障學童體育實施方案」研究實驗是臺灣第一次大規模由政府推動肢體障礙學生的適應體育教學活動,可謂適應體育之先河。本文採用歷史研究法,探討該實施方案研究實驗的運作情形及其所造成的影響。1950至1960年代小兒麻痺症的大流行造成數以萬計的幼童肢體障礙,在九年義務教育實施後,大量肢體障礙學生進入學校就讀,開展本研究的時代背景。研究發現:教育廳針對肢體障礙學生的學校體育相關問題,於1973年委託陳在頤教授進行「國中肢體殘障學童體育實施方案」的研究實驗,經過一系列的實驗工作,最後舉辦全國性的教學觀摩。經由「國中肢體殘障學童體育實施方案」研究實驗的推行,催生出「國民(初級)中學體育特別班實施計畫」,影響體育特別班的設立,讓肢體障礙的學生能享受體育教學的浸沐,為肢體障礙學童生命開啟新的契機。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91-109
頁數19
期刊身體文化學報
發行號11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0

Keywords

  • 小兒麻痺
  • 肢體殘障
  • 體育特別班
  • 適應體育
  • post-polio syndrome
  • physically disabled
  • PE special class
  •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