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台灣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的受暴與求助經驗,進而對暴力防治工作提出建議。研究資料源自北部及中部進行兩場焦點團體訪談,共計八名研究參與者。本研究結果有三,分別為:首先,女性難以察覺精神(或語言)暴力,而且將以個人臉面喪失和宗教之因果論說明暴力問題。此外,即使女性的個人資本較男性高,女性未藉此抵制男性的不當對待,甚至視自己為男性或夫家的財產,將暴力問題合理化。其次,有關求助經驗方面,部分女性有尋求警察、社工的經驗,能否取得有效的介入取決於專業人員對事件的看法及態度,其中家暴法具相當程度的影響力。部分女性曾求助娘家家人,從中顯現出不同世代對問題介入的程度有所差異,例如女性不易自父母取得正向支持,甚至要求隱忍;但是手足能給予經濟或情緒支持。最末,部分女性認為能否脫離暴力需倚重個人意願,但是政府單位可提供經濟安全或情緒支持,穩定女性離開暴力環境後的生活。本文最末針對暴力防治之教育與宣導工作、專業人員應具備的知能及服務提供,以及女性脫離暴力後的生活輔導此三方面提出建議。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1+3-41 |
期刊 | 臺灣社會工作學刊 |
發行號 | 17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6 |
Keywords
- 親密關係暴力
- 社會文化
- 權力控制
- 求助行為
-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 Social culture
- Power control
- Help-seeking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