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藉著討論英國康定斯基劇團2010年的作品《萊姆豪斯之夜》,本文檢視作品中折射出的劇場再現與社會現實之間的複雜關係。1918年11月28日清晨,女演員比莉凱勒登(Billie Carleton)被發現暴斃於自家臥房。女演員的複雜情史因案情偵查而受大眾審視,然而此事之成為媒體焦點,卻是因為致死之非法藥物據傳來自於當時倫敦華人最多的萊姆豪斯,從而加深了公眾對於中國移民社群的刻板印象,而此事件也成了二十世紀上半,若干著名小說家及電影製作者對「黃禍」想像的靈感,其中包括以描寫東倫敦老華埠而知名的作家湯瑪斯柏克(1886-1945)。康定斯基劇團以女演員猝死案為本,追隨著警探柏克(與作家柏克同名的劇中主角),結合史料研究,從倫敦劇場及大眾文學汲取元素,虛實交雜拼貼製作出《萊》劇,述說關於東倫敦、文化差異、種族偏見、愛情與音樂劇的故事。本文以戲劇史的角度出發,並借重德勒茲對熱情(passion)的詮釋,探討劇中警探柏克在虛構的1918年孜矻尋找謀殺線索,和其本身對於東方的虛幻迷戀等呈現,所提出對於倫敦劇場的東方風情的疑問,以及當時英國大眾文化對於異文化的想像、挪用與論述。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65-93 |
頁數 | 29 |
期刊 | 戲劇學刊 |
發行號 | 17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3 |
Keywords
- 大眾娛樂
- 英國當代劇場
- 英國戰間劇場
- 東方風情劇
- 德勒茲研究
- popular entertainment
- contemporary British Theatre
- interwar British theatre
- Oriental plays
- Deleuz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