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敘事的自我建構-台灣日治時期回憶錄的跨界意識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台灣日治時期留學日本的記憶,蘊含文化差異的觀察;這些經過時間淬煉的記憶,又牽涉到空間移動的議題,因而別具意義。以往研究留學生文學多以小說的分析為主,然而,回憶錄為作者反芻生活感受的書寫,其留日敘事亦為探究自我建構的代表性文本。殖民地台灣到日本留學的經驗書寫中,多透露從他者的想像,而發現差異並影響心理的轉折。探索回憶錄留日敘事情節、人物形象塑造或表現策略,以及空間場景所呈現的心境等敘事手法,有助於理解這些知識份子的跨界意識。本文以日治時期曾到日本留學的楊肇嘉、杜聰明、張深切、陳逸松、劉捷、巫永福、吳新榮等人的回憶錄為研究素材,分從作者的敘事位置、形構留日的校園經驗、再現文化差異等面向,釐析字裡行間隱喻殖民現代性及衍伸認同議題的意義。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161-190
    頁數30
    期刊臺灣國際研究季刊
    8
    發行號4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2

    Keywords

    • 記憶
    • 留日學生
    • 空間移動
    • 殖民現代性
    • 認同
    • memory
    • overseas students in Japan
    • movement through space
    • colonial modernity
    • identity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