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充自述《論衡》之作「其本皆起人間有非,故盡思極心以譏世俗。」也就是說,當時社會偏離正軌,對這不實風氣的批判和導正是《論衡》立論的重點。近代學者也稱其為「批評的哲學」、「漢代批評哲學第一奇書」。至於王充〈非韓〉是一篇辨章法家的理論文章,文中大多篇幅在闡述法家「任刑用誅」不重視德治的學說現象。王充為什麼要非韓呢?也就是王充質疑法家「任刑用誅」之說與漢代的政治或法律背景是否有關呢? 因此,本文首先回歸到漢代的律令,探討漢律令與法家韓非學說的關聯性,試圖理解王充〈非韓〉是否在反映漢代陰法現象?其次,分析王充〈非韓〉篇中對韓非學說的質疑內容為何?並論述其對韓非學說的批判是否合理?最後,說明王充個人認為道德和法律皆不可偏廢的理念。希望藉由漢代現實問題的探索中,瞭解王充寫作不離「皆起人間有非」的宗旨,以及其對德治的理想。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83-108 |
頁數 | 26 |
期刊 | 東吳中文學報 |
發行號 | 19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0 |
Keywords
- 王充
- 論衡
- 非韓
- 漢代
- Chong Wang
- Lunheng
- Criticize Hen
- Han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