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島嶼中的新興大學:金門大學的規劃願景

江 柏煒(Bo-Wei Chiang), 袁 興言(Shing-Yen Yuan), 李 金振(Chin-Cheng Lee)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金門位於閩南,鄰近廈門、泉州港,由金門本島、烈嶼及其周邊小島所組成。南宋以降,宗族移民落地生根,在朱熹的影響下,地方文人創辦燕南書院,首開教育之風;明清之際,科舉興盛、人文薈萃,享有「海濱鄒魯」之譽。近代以來,島民南渡謀生,僑匯經濟推動公益事業,亦引人文化混雜的建築風貌。1949年之後,金門成為國共對峙、世界冷戰的前線,長達43年的軍事治理,社會與空間被高度軍事化,但意外地保存了聚落傳統風貌、文化地景及生態多樣性。1992年底才解除戰地政務。冷戰時期成為台灣邊陲離島的金門,原本並無高等教育學府。於1997年終於成立了高雄科學技術學院(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前身)金門分部,2003年獨立成為金門技術學院,2010年再升格為金門大學。本文旨在討論這個特殊地緣政治及豐富人文歷史的島嶼群,如何在「後戰地時代」籍由「大學島」的規劃重新取得發展的機會;以及這所新興的大學如何轉化金門的文化遺產來建構獨特且具優勢的學術領域及校園空間文化。最後,通過金門及金門大學的規劃願景之個案分析,討論全球化語境下新興大學的可能出路。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21-57
    頁數37
    期刊國立金門大學學報
    發行號2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2

    Keywords

    • 大學精神
    • 文化遺產
    • 校園規劃
    • 全球化
    • university spirit
    • cultural heritage
    • campus planning
    • globalization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