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環境及氣候的變遷,引發桃園地區多起自然災害事件,不僅造成民眾生命財產損失,亦屢屢登上媒體版面。新聞媒體的報導次數,與民眾受災的程度密切相關。本研究以1986年至2015年,共30年間,以新聞報導中所呈現的土石流、崩塌、水災、風災、旱災等議題為研究對象進行內容分析,以瞭解桃園地區自然災害事件報導的時空分布特性和報導取向。研究結果顯示,在空間分佈上,土石流、崩塌、風災等災害,以復興區的報導次數最多,水災報導則以中壢區次數最多,旱災則因其影響範圍廣大,遍及桃園地區,故在空間上較無明顯集中地點。另外,在時間分佈上,土石流、崩塌、水災、風災的相關報導多集中於夏秋季節,誘發因素主要與颱風、西南氣流、鋒面有關,尤其是2001年的納莉颱風最為嚴重,旱災議題則主要集中於冬春季節,和冬季降雨量不足、梅雨季降雨不足或延遲來臨有關。
貢獻的翻譯標題 | THE SOCIAL VULNERABILITY OF URBAN FLOODING DISASTER IN HSINCHU CITY |
---|---|
原文 | 繁體中文 |
頁(從 - 到) | 76-92 |
頁數 | 17 |
期刊 | 工程環境會刊 |
發行號 | 37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7 |
Keywords
- 自然災害
- 內容分析
- 時空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