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認知及社會影響對台灣南部大學生檳榔使用之解釋

陳 筱茜(Hsiao-Chien Chen), 柯 慧貞(Huei-Chen Ko), 李 昆樺(Kun-Hua Lee), 林 旻沛(Min-Pei Lin)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研究目的:過去文獻已證實ASE模式(Attitude-Social Influence-Efficacy model)可解釋國人檳榔使用的行為,指出檳榔使用結果預期透過自我效能影響嚼檳榔的意圖與行為,社會影響則直接影響意圖與行為。本研究擬修正ASE模式,假設憂鬱可以直接影響嚼檳榔的行為,或透過認知因素間接影響檳榔的使用。研究方法:由南區大學生依分層叢集抽樣出3246名有效樣本,施測檳榔使用意圖與行為量表、檳榔結果預期量表、社會影響量表、拒用檳榔自我效能量表及柯氏憂鬱量表;資料以結構性方程式驗證心理社會因子之模式適配度。研究結果:指出檳榔使用之高正向結果預期需透過低拒用自我效能影響嚼檳榔的意圖與行為;高度社會影響與低拒用自我效能直接影響檳榔使用行為;而憂鬱則透過高正向結果預期和低拒用自我效能,預測嚼檳榔之意圖與行為。研究結論:本研究建議可透過教育與諮商輔導增加大學生學習情緒調控知能,減少檳榔的正向結果預期以及強化拒用自我效能,以預防檳榔的使用。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587-612
頁數26
期刊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23
發行號4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0

Keywords

  • 檳榔
  • 自我效能
  • 結果預期
  • 社會影響
  • 憂鬱
  • betel nut chewing
  • self-efficacy
  • outcome-expectancy
  • social influence
  • depression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