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目的:本文闡述心理師對一名男性12歲的慢性運動性抽動症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案主伴隨有人際/社交、拒學、選擇性緘默與強迫行為等困擾。研究方法:心理師(第一作者)以多模介入的心理治療方式協助,包括兩個管道:直接以遊戲治療協助案主﹔間接以諮詢協助案主母親與認輔教師,分別在家實施習慣倒反訓練與在學校的輔導活動。心理師每週安排一小時的晤談,包括母親諮詢20分鐘與案主遊戲治療40分鐘;另外每個月以電話方式接受認輔教師求詢。研究結果:歷經八個月共26次晤談,案主求助時的主訴症狀都獲得明顯的改善﹔三個月之後追蹤,仍維持治療效果。研究結論:本文從案主病史、診斷澄清、病理分析、治療目標與過程等角度進行分析討論。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309-329 |
頁數 | 21 |
期刊 |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
卷 | 19 |
發行號 | 4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06 |
Keywords
- 慢性運動性抽動症
- 遊戲治療
- 諮詢
- 心理治療
- 多模介入
- chronic motor tic disorder
- play therapy
- consultation
- psychotherapy
- multimodal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