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繪畫材料的鑑識對繪畫保存工作極有助益。傳統畫作修復賴以修復師目測與經驗的判斷,然而當在缺乏實際材料科學鑑定之輔助下,盲目選用不合適的修復媒材恐將造成繪畫作品另一個永久損害,因此,繪畫材料鑑識已成為現代保存科學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本文透過李梅樹紀念館提供之油畫作品與臺灣師範大學文物保存維護研究中心之繪畫修復案例微量材料,分別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X射線能譜 (SEM/EDS)進行檢體之無機元素成分分析,以顯微紅外光譜法 (Micro/FTIR) 進行有機黏著劑與填充顏料 (extender pigment) 之分析;以元素分析/穩定性同位素質譜法 (EA-IRMS) 進行 δ^(13)C 與 δ^(15)N 比值與C/N含量之分析;並取自日本、韓國、英國、荷蘭、德國、法國等國之現代油畫顏料及現代黏著劑,進行差異性之比較,以評估這些微量分析方法之適用性。結果顯示:(一) SEM/EDS之無機元素成分分析能夠辨別早期與現代顏料之差異,例如李梅樹時期慣用含 Pb 元素之打底劑,在現代打底劑中 Pb 成分較少用;(二) 配合適當的前處理,Micro/FTIR 分析法易於鑑別現代打底劑究係屬於聚醋酸乙烯酯系或為壓克力系膠合劑;(三) EA-IRMS 被證實極具進行含蛋白質之動物膠與其他無含N之植物膠或合成樹脂之鑑別效能,無論是利用δ^(13)C值或C/N含量比值之比對,均可呈現顯著性之差異。以上結果顯示三種微量材料鑑識的分析方法,對於繪畫修復或鑑別繪畫材料是否為原始畫家施作的材料均具極高的應用價值。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25-51 |
頁數 | 27 |
期刊 | 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 |
卷 | 69 |
發行號 | 4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6 |
Keywords
- SEM/EDS
- Micro/FTIR
- EA-IRMS
- 鑑識科學
- 文物修復
- 真偽畫鑑定
- Forensic science
- culturalheritage conservation
- paintings authent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