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務」到「勞動商品」:台灣家庭晚餐型態變遷的考察(1980-2013)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爸爸回家吃晚飯」運動是在1981年發起,曾引起社會廣泛迴響,呼籲父親們準時下班回家用餐享受家庭時光。但時至今日,爸爸即使晚餐時間回家,也未必有晚飯可吃,全家共同或各自外食經常可見。究竟自1980年代至今,台灣社會晚餐的用餐型態發生哪些改變?由哪些因素造成?不同的晚餐烹飪與用餐選擇反映出何種家庭關係的變化?此三者為本文試圖回答的主要問題。本文一方面運用多種政府與學術機構大型調查結果及其他文獻資料,探究近三十年晚餐用餐與烹飪型態的轉變;另一方面藉由深度訪談、焦點團體法,分析有哪些社會結構因素影響了前述轉變。研究發現,廉價而易取得的外食、長工時、烹飪技能傳遞機會減少、女性就業增加、性別意識形態改變,是造成晚餐型態改變的重要原因:女性就業增加、長工時與工作型態改變讓家庭晚餐機會減少,亦同時降低烹飪技能傳遞的機會,這些構成人們「家庭晚餐轉趨外食」的推力;廉價而易取得的外食,則構成將人們「拉近」商業化晚餐的拉力,一推一拉之下,加上性別意識形態改變,年輕一代女性有意識地抗拒承擔傳統賦予女性的烹飪工作,促成家庭晚餐轉移到外食或由高齡女性繼續承擔,也造成烹飪勞動的商品化。從家庭中不同的晚餐型態,可一窺其中的代間關係、家庭結構、性別角色等面向。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71-103
    頁數33
    期刊台灣學誌
    發行號13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6

    Keywords

    • 家務分工
    • 勞動商品
    • 家庭共餐
    • 外食
    • 性別
    •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 labor commodity
    • family meal
    • dining out
    • gender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