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庇護工作坊之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行為的因素

林 淑鈴(Shu-Ling Lin), 吳 亭芳(Ting-Fang Wu), 潘 璦琬(Ay-Woan Pan), 林 幸台(Hsin-Tai Lin), 林 本堂(Pen-Tang Lin), 呂 明憲(Ming-Hsien Lu)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參與庇護性工作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病前工作史、教育程度、自我效能以及疾病管理對工作行為的影響。研究方法:本研究訪談131位目前參與庇護性工作訓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研究參與者填寫「自我效能量表」來評量其自我效能,並以「精神疾病症狀知識量表」、及「藥物態度量表」兩份問卷,評量研究參與者之疾病管理。此外,研究者以「工作行為評量表」評估研究參與者參與庇護性工作坊的工作行為。資料收集後,以SPSS12.0統計軟體加以分析,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和逐步複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參與庇護性工作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自我效能以及疾病管理中的藥物態度,兩者皆與工作行為達顯著相關。(二)自我效能、病前工作史,以及藥物態度等變項,可以有效解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行為,依序為自我效能、病前工作史,以及藥物使用態度,解釋之總變異量達23.7%。研究結論:職業重建人員,在提供精神分裂症患者就業服務時,應增強案主職前社交與技能訓練的自我效能,且持續提供疾病管理與復元的概念,使職業輔導的服務更具全面性。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189-214
    頁數26
    期刊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26
    發行號2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3

    Keywords

    • 庇護性工作坊
    • 自我效能
    • 疾病管理
    • 病前工作史
    • 工作行為
    • sheltered workshop
    • self-efficacy
    • illness management
    • employment history
    • work behavior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