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即便巴迪烏以其六○、七○年代毛派馬列主義立場對於安那其主義多所批判,但本文主張透過關照他整體的政治本體論,開展他的思想和安那其思想與實踐之間的對話與交集。本文主要目的在於探究巴迪烏與安那其主義之間(錯失)的「遭遇」,這意味著彼此之間複多且不確定的關聯。本文將首先描繪當代安那其的理論情境,接著扼要地闡述巴迪烏的政治本體論,聚焦於事件與主體產生的條件。接下來討論巴迪烏如何回應、重訪包括巴黎公社和近年的「阿拉伯之春」,從這些起義、暴動和革命事件辨識新的政治主體、政治組織、甚至想像未來的可能性,不存在的如得以存在。最後我將以阿圖塞的機緣唯物論為轉接,探討巴迪烏與當代安那其行動組織「隱形委員會」(the Invisible Committee)是否有任何安那其同盟的可能。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89-118 |
頁數 | 30 |
期刊 | 中外文學 |
卷 | 47 |
發行號 | 3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8 |
Keywords
- 暴動
- 減除
- 政治本體論
- 事件
- 安那其
- 唯物論
- riots
- subtraction
- political ontology
- event
- anarchism
- materi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