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堂中分享式筆記與提問複習之效益

陳 政煥(Cheng-Huan Chen), 邱 瓊慧(Chiung-Hui Chiu), 吳 秋儀(Chiu-Yi Wu)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寫筆記活動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產出筆記的「筆記」過程,另一是檢閱筆記的「複習」過程。本研究旨在探討於小學資訊課課堂教學中導入分享式筆記與提問(含回答)復習的效益。為促進筆記和提問的編輯與分享,本研究並以blog為基礎平台,建置相關的功能和介面。本研究由臺南市某小學二個六年級班級共54位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內容包括四個單元,歷時四週,於該校的電腦教室進行,由該校的資訊教師講授,學生以二人為一組,相鄰而座,並於聽講時,各自以blog記下筆記,再於其後進行提問複習。過程中,學生均可透過blog或彼此的螢幕檢視對方的筆記及提問內容,既可以透過blog給對方意見,也可以直接與對方進行口頭討論。為瞭解分享式提問複習的效果,本研究另於同校安排二個六年級班級共56位學生也進行分享式筆記活動,不過,其複習方式則由學生自行檢閱筆記。研究發現,學生透過分享,能在聽講時記下25.80%~37.43%的重點;學生在進行分享式提問複習時,雖能提出理解類的問題,不過,答案多未完整。研究也發現,學生的筆記品質對提問、回答品質有顯著的效益;先備知識、答案品質對學習也有顯著的立即與保留成效。不過,分享式提問複習與自行檢閱筆記對學生立即與保留學習效益則並無顯著差異。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47-91
頁數45
期刊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0
發行號2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2

Keywords

  • 寫筆記策略
  • 分享式筆記
  • 分享式提問複習
  • 小學課室
  • note-taking strategies
  • shared note-taking
  • shared-questioning review
  • elementary school classes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