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目的:檢驗「精神病去污名教育介入」對大學生精神病污名化程度之影響以及檢驗有效去污名教育介入的潛在機制。研究方法:本研究對象共計207位大學生,分為實驗組(107人)及對照組(100人),收案時間為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測量大學生對於精神病的污名化程度(包含:認知、態度與社會距離)、身心適應狀況,以及基本人口學資料。問卷施測共計三次,分別為前測、後測與一週後追蹤。以廣義估計方程式分析教育介入對實驗組與對照組污名化程度改變的效果;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路徑分析,檢驗教育介入對於精神病去污名的影響路徑。研究結果:在控制研究對象之身心適應狀況後,教育介入的實驗組相較於對照組在後測及追蹤的污名化程度顯著下降。路徑分析的結果支持精神病去污名教育介入的「訊號-認知-態度-社會距離」的完全中介效果路徑。研究結論:精神病去污名教育介入能降低大學生對於精神病的污名化程度。大學生可透過教育介入改變其對於精神病的認知,進而影響對待精神病的態度,最終影響與精神病患的社會距離。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421-447 |
頁數 | 27 |
期刊 |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
卷 | 28 |
發行號 | 3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5 |
Keywords
- 公眾污名
- 精神病
- 去污名
- 教育介入
- 路徑分析
- public stigma
- psychosis
- anti-stigma
-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 path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