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透過聲學分析及統計分析,探討台灣的官話外省第二代、非官話外省第二代、本省第二代,這三個族群的華語聲調及調域表現,期待能更進一步了解華語在台灣不同族群及語言接觸下的發展過程。結果顯示:(1)外省第二代和本省第二代之間,確實存在「本省口音」及「外省口音」的差異,且本省口音音頻偏低,調域偏窄。(2)非官話外省人的華語表現傾向於向族群認同靠攏,也就是較接近同為外省人的官話外省人,偏離在語言上同屬講非官話方言的本省人。(3)父母雙方若屬不同語族時,三種語族之語言對第二代的影響力依序為,官話外省人>非官話外省人>本省人。(4)「外省口音」在產製層面(production level)上又分為官話外省口音和非官話外省口音,且非官話外省口音的調域較廣,音頻較高。本研究並主張,上述結果(4)是一種語言矯枉過正(hypercorrection)的現象。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635-662 |
頁數 | 28 |
期刊 |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卷 | 15 |
發行號 | 5 |
DOIs |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4 |
Keywords
- 台灣華語
- 語言接觸
- 聲學分析
- 語言矯枉過正
- 本省人
- 外省人
- Taiwan Mandarin
- language contact
- acoustic analysis
- hypercorrection
- linguistic insecurity
- Benshengren
- Waisheng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