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界之處打造性自我:論雙性戀認同與情慾實踐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雙性情慾理論指出,雙性戀雖得以被看見,但卻總被放置在中界之處的處境中。本文嘗試探究在臺灣社會脈絡下,自我認同為雙性戀者,如何在此中界境況中,回應異/同邏輯與其他情慾論述,以建立起自己的性認同並實踐其雙性情慾。本文主張:(1)在臺灣同志運動下所形成的同性戀次文化群體成為雙性戀性認同建構的重要參照群體,而現代性的自我反身性大業,也成為驅動雙性戀持續探索自我認同的核心動力;(2)雙性戀與同性戀之間既競爭也合作的關係,使得具雙重意涵的「同志」對雙性戀來說成為性身分地景中的重要選項,也使得酷兒成為較不可欲的身分標籤;(3)雙性戀者雖強調在情慾偏好上可向兩個性別開放,或是不重視性別,但性別仍透過設定互動中的做性別模式以及身體象徵意義的性別化,因而框架或甚至限制雙性戀的情慾活動。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1-52
頁數52
期刊臺灣社會學刊
發行號56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5

Keywords

  • 雙性情慾
  • 性認同
  • 藩籬知識論
  • 異同邏輯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