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華人情緒與相關心理生理資料庫─中文笑話評定常模

鄭 昭明(Chao-Ming Cheng), 陳 學志(Hsueh-Chih Chen), 詹 雨臻(Yu-Chen Chan), 蘇 雅靜(Ya-Ching Su), 曾 千芝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笑話係指一小段可以引起閱讀者幽默或好笑情緒的文字敘述,相較於其他的情緒刺激,笑話能快速激發強烈且正向的情緒,故而成為操弄情緒的有效刺激。雖然國外已建置笑話及漫畫等幽默刺激的資料庫,但由於笑話的理解與欣賞有文化的差異,故國外的笑話材料不見得適用於國人使用。本研究首先廣泛蒐集160則各類型具代表性之中文笑話,以線上問卷評定方式邀請396位15歲以上的參與者,對每則笑話進行「理解程度」、「好笑程度」及「厭惡程度」的九點量尺評定。「好笑程度」的評定結果呈現常態分配,其平均值居中,且涵蓋好笑與不好笑的笑話;「理解程度」的評定結果呈現負偏態,表示笑話多是可被理解的;「厭惡程度」的評定結果呈現正偏態,表示笑話所引發的厭惡感受較低。另外,在理解、好笑和厭惡程度的相關上,理解程度與好笑程度有高度正相關;好笑程度與厭惡程度有高度負相關;理解程度與厭惡程度有低度負相關。最後,由全體評定中文笑話的分析結果,發現男女生對笑話有不同的理解、好笑和厭惡評定結果,故而建置男女各自的評定結果。本研究所建置的笑話資料庫及其評定結果,可作為後續實驗操弄的依據,供研究者挑選適當的笑話作為眼動反應、生理回饋、腦波反應等研究所需材料。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555-569
頁數15
期刊中華心理學刊
55
發行號4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3

Keywords

  • 好笑程度
  • 笑話常模
  • 理解程度
  • 厭惡程度
  • funniness
  • joke norms
  • comprehensibility
  • aversiveness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