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動實驗探索歐美、日本與臺灣大學生閱讀漢字詞時,利用字形、字音線索的差異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本研究以眼動實驗探索不同中文能力的歐美和日本學生閱讀中文句子時,利用漢字字形與字音線索的即時性(online)歷程是否受母語以及中文閱讀能力的影響而不同,並將他們的閱讀行為與臺灣大學生的比較。實驗使用錯字干擾法操弄目標詞的條件,並以線性混合模型分析受試者閱讀句子中目標詞的眼動行為差異。結果顯示日本的學生在首次凝視時間上出現字音抑制的效應。在之後的字詞處理歷程中,日本學生主要利用字形線索來修復錯誤。歐美學生可同時利用字音和字形線索來修復錯誤,但此現象僅出現在字詞辨識晚期而非初期。外國學生的中文閱讀能力因素導致能力較低的學生比能力較高的學生需要較長的重讀時間,但並未明顯造成他們利用字音或字形線索的差異。
貢獻的翻譯標題Using Eye-Tracking Experiment to Explore European, Japanese and Taiwanese Students' Processing of 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Cues in Chinese Disyllabic Morphemes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91-129
頁數39
期刊華語文教學研究
17
發行號2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20

Keywords

  • 中文為二語的閱讀
  • 字形
  • 字音
  • 眼動實驗
  • 漢字辨識
  • 錯字干擾法

指紋

深入研究「以眼動實驗探索歐美、日本與臺灣大學生閱讀漢字詞時,利用字形、字音線索的差異」主題。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