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動儀探討罹患自閉症類群障礙症之兒童對自然情境圖片中社會訊息之凝視型態:ASD自然情境圖片眼動研究

余 勝皓(Sheng-Hao Yu), 陳 學志(Hsueh-Chih Chen), 林 慧麗

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期刊論文同行評審

摘要

本研究探討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患者幼年時期社會認知缺陷本質。針對部分研究結果支持ASD患者較少觀看人物眼睛,仍有爭議,例如:ASD患者於動/靜態刺激的表現尚未有清楚穩定的結果。此外,眾多研究將焦點放在ASD成人患者。本研究使用眼動儀探索ASD患童在靜態高生態效度的社會刺激圖片上之凝視型態,共招募25位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SD患童為實驗組,25位配對性別、年齡及智力的典型發展兒童為控制組。操弄變項為圖片人數(單人、雙人)及圖片類型(社交、非社交),依變項為注視時間及第一凝視點。以注視時間為依變項所發現的結果,除了與過去研究大致相符外(ASD患童在人物、頭部及眼睛區域之注視時間顯著低於典型發展組,於非人物區域及嘴巴區域顯著高於典型發展組),亦發現ASD患童的社會注意力缺陷或許不在於對社會訊息的凝視組型,而在於對社會訊息凝視偏好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以第一凝視點為依變項所發現的結果顯示,第一凝視點是呈現出組間差異之敏感指標;第一凝視點分析結果顯示ASD患童在人物、頭部及眼睛區域的凝視優先性顯著低於典型發展組,而於嘴巴及頭部其他區域則高於典型發展組。本研究貢獻在於嘗試以較具外在效度、具自然情境脈絡的取向來探索ASD患者之凝視行為,並採用更敏感的眼動指標,即第一凝視點。同時,本研究以學齡兒童為受試者,故能探索更早期的凝視型態。再者,本研究同時考量實驗素材之人數與互動性,亦控制人物的臉部表情,故能有較細緻的結論。
原文繁體中文
頁(從 - 到)65-92
頁數28
期刊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43
發行號2
DOIs
出版狀態已發佈 - 2018

Keywords

  • 生態效度
  •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 眼動儀
  • 第一凝視點
  • 學童
  •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 ecological validity
  • eye tracker
  • first fixation
  • school-aged children

引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