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48 年是臺灣體育史上一個極為特殊的年代,當時臺灣與中國大陸在同一個國家體制架構下,透過運動賽事的交鋒相互競逐。當時臺灣省運動代表隊參加的始末為何?奮鬥的身影又為何?是本研究探討的重點。本文採歷史研究法,取自戰後初期之報章雜誌、專輯、重要人士的回憶錄等資料,加以整理、分類和考證。經過資料的耙梳後,得到以下初步的結果:首先,全國運動會的舉行反映了體育運動在中國的盛衰,並藉此凝聚國家意識,型塑全民團結,共同建設國家的重大意義,臺灣在此歷史洪流下,不得不順勢而為;其次,經由完整的選訓制度產生臺灣省運動代表隊,前往上海參加;再者,參賽期間整齊如軍隊的紀律和精神,備受大眾與媒體讚許;最後,表現一鳴驚人奪得全國總冠軍,亦塑造不少運動明星,凱旋歸來時,自然受到英雄式的歡呼。在此特殊年代下,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究竟反映了何種面貌?或許上述初步的結果仍不足以解釋,因為當時臺灣省運動代表隊為何能獲得佳績?戰後初期的運動政策又為何?另外參賽選手的國家認同,以及當時參與的心情等等,皆是未來亟欲研究的重要課題。
原文 | 繁體中文 |
---|---|
頁(從 - 到) | 81-109 |
頁數 | 29 |
期刊 | 身體文化學報 |
發行號 | 13 |
出版狀態 | 已發佈 - 2011 |
Keywords
- 戰後初期
- 全國運動會
- 臺灣運動
- the early postwar
- national sports game
- Taiwan 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