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菲利普‧薩睿立不只是以其身心合一演技方法聞名,也以其體現實踐即研究著稱。他以體現實踐為手段來探索和查察表演知識和理論。他的劇場演出計畫與學術出版品是他常年從事體現實踐與田野研究的成果。他的眾多製作與劇場演出計畫除提升「體現知識」觀念的重要性,也挑戰美國版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認知與作法,或任何只著重心理或身體的表演方法。為了能更精確地掌握薩睿立的洞見、理念、所從事的表演活動計畫與整體的學術、教學與表導演成就,本計畫擬針對他所倡議的體現知識和衍生的劇場演出計畫,作進一步的研究探討。同時,本計畫也將評估此種以實踐為本的研究在表演研究領域裡所造成的潛在衝擊。本計畫係三年期計畫。在眾多主題與議題中,筆者計畫處理薩睿立整體成就裡三個獨特的面向,並試圖尋找可行且有效的方式來理解「體現實踐即研究」在薩睿立的表演理論、劇場實踐與演員訓練方法裡所扮演的角色。在本計畫的第三年計畫──「太田省吾與薩睿立所執導的《水之驛站》舞台表演的比較研究」──筆者打算檢視並比較太田省吾與薩睿立在他們各自的《水之驛站》表演製作中所運用的不同表導演手法。我們可以看到太田省吾的極簡主義美學有其個人的獨特風格,至於薩睿立則堅持運用身心合一訓練法和其原則來導演《水之驛站》及協助演員表現動即靜。在方法學方面,為了要能更確切地掌握「體現實踐即研究」在菲利普‧薩睿立的表演體系與理論裡所扮演的角色,並深入分析分年敘述的三個計畫,筆者相信以傅柯「論述分析」的方法為主軸,結合來自瑜珈、阿育吠陀經、能量、意識、「實踐即研究」、稠密描述(thick description)、相互交織等多重、多任務觀點的方法是最具啟發性、最豐富,且最有助益的方法。因為薩睿立的身心合一演技方法同時是強調當下的「實踐—做—存在」方法和論述事件,與書寫、能量、體現、實踐即研究、(非)再現、(跨)文化、(多重)族裔、劇場田野研究、學院權力/知識關係、表演研究中的新興領域、及論述形構等議題相互交織並糾纏。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7/08/01 → 2021/07/31 |
Keywords
- 體現
- 實踐即研究
- 菲利普‧薩睿立
- 身心合一演員訓練方法
- 《水之驛站》
- 太田省吾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