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過去大眾及諸多研究者的刻板印象是認為祖籍海、陸豐就是客家人。以南桃園市南部6區為例,世居家族中屬於海、陸豐裔者,客裔與閩裔之比約為2比1。為何距離福建閩南人大本營500-600公里之遙的海、陸豐地區,住著一群說十分近似福建閩南話的社群?此與海、陸豐住民的祖籍結構有關。 不管是海陸閩或海陸客家族,均顯示相當比例是明初到清初直接從福建遷入,此與明代施行的「衛所兵制」有密切關聯。來自閩南及閩西的戍兵眷屬經歷數三、四百年的屯墾,定根於海、陸豐地區,蔚為主流語言社群。從微觀的桃園在地客家研究,中觀的臺灣移民史研究,宏觀的17世紀後半臺灣鄭氏王國與清帝國的互動關係,均有可觀的研究內涵可發掘,值得有志的研究者更深入的探究。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7/01/01 → 2018/08/31 |
Keywords
- 陸豐
- 族群
- 衛所兵制
- 碣石衛
- 粵東礦亂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