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性偏好、自主、幸福與教育

研究計畫: 政府部門科技部計畫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若想知道某個人過得如何,能力取徑主張,應該以他的能力,而非收入,或主觀生活滿意度為衡量依據。除了用作人際或國際間生活品質的比較外,Nussbaum有意將能力取徑發展為社會正義理論─據此,可要求政府擔負起確保每一位國民都能享有達到門檻水準的各種人類核心「功能性能力」,否則就是有違社會正義。在確保功能性能力後,國家便須充分尊重個體依據自己的幸福觀來規劃「功能運作」的自由。能力取徑批評效益取徑完全接受個體自陳的生活滿意度與欲望滿足程度,因而無法察覺「適應性偏好」的問題。Amartya Sen與Martha C. Nussbaum指出,「適應性偏好」涉及「偏好扭曲/變形」,以滿足扭曲的偏好為自足,卻不自知,恐有誤解個人真實偏好之虞。甚至,若適應性偏好的形成涉及不當的環境因素,例如人為的惡意操縱,效益主義恐有淪為助長不義體制之嫌。相較於Sen與Nussbaum著眼於適應性偏好的現象與後(惡)果,Elster關注適應性偏好的「形成機制」─它是無意識的、違反自主性與理性的偏好形成過程。研究者旨在論證,基於個體的幸福觀必然涉及個體的想望、欲望與偏好,如何避免適應性偏好這類有問題的偏好形成機制的影響,使得欲望、偏好與想望是個體自主的產物,是真正的,而非扭曲的欲望,將是重要的教育議題。至此,教育要協助受教者發展自主性與過幸福生活的雙重目的便有所連結。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2017/08/012019/01/31

Keywords

  • 適應性偏好
  • 自主
  • 幸福
  • 教育
  • Nussbaum
  • Sen
  • Elster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