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誘導脂肪間葉細胞微囊泡非解碼核糖核酸體作為腎缺血再灌流傷害治療策略之評估

研究計畫: 政府部門科技部計畫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脂肪幹細胞的移植可以降低腎臟缺血再灌流引起的腎小管氧化壓力、細胞凋亡、細胞自噬及失去功能,我們認為預處理脂肪幹細胞後所獲得的微囊泡,可以透過微小RNA進一步保護腎缺血再灌流引起的傷害。預處理 dexmedetomidine的脂肪幹細胞相較於empagliflozin 或 N-acetylcysteine都有更好的細胞復原能力,而經由DEX預處理後分離出來的微囊泡對於腎臟缺血再灌流的血流微循環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且也明顯減緩了腎小管損傷,並降低了發炎因子 pNF-κB、自噬因子Beclin-1、凋亡因子caspase 3及PARP的表現,也使得血液中尿素氮及肌酐酸的含量下降。腎缺血再灌流後的腎臟相較於正常組具有較高的miR-122-5p及較低miR-543-3p表現,而給予DEX處理後,miR-122-5p及miR-543-3p都有顯著的回復。在HOCl傷害的NRK52E細胞裡,miR-122-5p模擬物促進Bax/Bcl-2誘導的細胞凋亡,而miR-543-3p則有減緩細胞凋亡與Beclin-1引起的自噬的情形。在腎臟缺血再灌流後,上調miR-122-5p及下調mir-543-3p會導致細胞凋亡、細胞自噬及腎臟失去功能,而DEX處理過的微囊泡則可以透過miR-122-5p及miR-543-3p調節腎臟缺血再灌流引起的細胞凋亡及細胞自噬。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2017/08/012020/07/31

Keywords

  • 過氧化物質
  • 微囊泡
  • 脂肪間葉幹細胞
  • 缺血再灌流
  • 微小RNA
  • 程序性細胞死亡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