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雪山山脈造山機制之研究

研究計畫: 政府部門科技部計畫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自從板塊學說提出以來,造山機制一直是吸引人注目的研究項目之一。前緣增積與底部加積等兩種不同的造山機制可以利用變形與最大變質溫度發生時間的先後順序加以區別。台灣為一典型的弧陸碰撞造山帶,於新生代時,由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斜向聚合而形成。目前一般普遍認為其基盤大南澳變質雜岩曾歷經多期造山事件,僅上覆第三紀沉積蓋層層歷經過一次造山作用。雖然前人研究顯示雪山山脈極可能由底部加積所形成,但是雪山山脈南部的造山機制尚未被詳細研究。 為了探索雪山山脈南部的造山機制,本研究預計以下工作項目:(1)利用已發表鏡煤素資料,計算南橫公路,新烏公路與北宜公路的最大變質溫度分布,並且補充不足的資料;(2)利用已發表地質圖與地質剖面,整合地質剖面與最大變質溫度資料,探討可能的造山機制;(3)於缺乏溫度與地質資料的地方,進行詳細的野外地質調查,量測層面、劈理與線理之資料以及詳細的褶皺幾何參數,並且進行溫度樣本的採集以及拉曼光譜的量測與溫度的計算,以補足先前資料的不足;(4)分析石英礦脈裂隙之幾何參數,以評估不同時期的古應力以及液壓狀態;(5)利用斷層擦痕重建各期古應力場。 藉由上述工作與研究成果顯示地層厚度的效應不足以造成變質最大溫度的差異。最大變質溫度的芬部並沒有吻合區域褶皺幾何形狀。於雪山山脈北部,可能斷層活動造成最大變質溫度的跳躍。總而言之,雪山山脈北部的造山機制如同前人研究成果,依然是以底部加積作用為主,從現有資料推測,雪山山脈南部底部加積作用比前緣增積作用更符合觀測結果。此研究顯示,於北部雪山山脈,即使是以底部加積作用為主,但在最大變質溫度之後,可能依然有斷層作用。未來可以針對這些後期斷層之間的關係加以研究,甚至評估這些斷層是否依然活動。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2018/08/012019/10/31

Keywords

  • 造山機制
  • 前緣增積
  • 底部加積
  • 鏡煤素
  • 地質剖面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