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科學普及教育除了廣泛地介紹科學知識之外,也包含了基本科學素養的養成。但是邏輯分析等能力需要透過親身實踐研究的過程,以及反覆的詰問、討論才能成就。為了提高國內高中和大學生熟習科學 邏輯、研究方法和溝通討論的能力,自2010年起本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即開始與財團法人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共同主辦「台灣青年物理辯論競賽」(TYPT),並且從參賽者中選出表現優異的5人組成代表隊,參與同年暑假舉行的「國際青年物理辯論賽」(IYPT)。為了把活動對學生的影響擴展到大學生及更大的學生社群,在本系從2011年開始舉辦大專生物理辯論高峰會(TCPT)。發展到今日,已經形成一系列橫跨一整年以中文和英文進行的競賽活動,讓高中生和大學生從一月份的兩岸學生物理高峰會、三月初的TYPT,五月底的中文物理辯論賽到十月份的TCPT,有一整年的活動可以充分互動交流。透過以口頭報告及面對面詰問、討論的方式進行活動,對研究的物理問題進行實作檢驗,參與的學生除了需要事前的實驗操作、數據分析以及應用理論模型進行解釋。還可以養成對數據或是模型敘述的敏感度。我們預期,這計畫可以使國內科學教育活動與國際接軌,提升學生的視野以及科學學習方法。透過IYPT培訓老師和數所大學組成的團隊,加上高中端老師形成的網絡,形成國內 物理辯論相關活動的培訓平台,利用台灣青年物理競賽提升台灣學生對科學問題的討論與研究風氣,養成團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7/08/01 → 2018/10/31 |
Keywords
- 物理辯論賽
- 物理教育
- 科學素養
- 科學邏輯
- 大學生
- 高中生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