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滿洲入關之後,統治者面對新的情勢,為使八旗制度能夠繼續運作,乃以八旗制度為基礎,設計出若干新措施,八旗米局即為其中之一。雍正六年(1728),雍正皇帝為避免京師旗人因糶賤糴貴蒙受損失,特別設立八旗米局;至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皇帝卻以弊端叢生為由,下令停止,前後不過維持二十五年,迥異於其他養贍旗人的措施。然而,從八旗米局的制度運作來看,其辦理項目增加、經營成效尚佳、管考亦稱嚴謹,竟不能行之久遠;若檢視其制度設計,實存在著功能與既有的京師五城米局重疊、用人忽略政務的輕重緩急、無視旗人糧食消費的實際狀況等缺失,則米局遭裁汰的原因,未必是官方宣稱的辦理未善與奸民射利所致。因此,本計畫從八旗米局與糧價波動、監督考核、旗人生計的互動切入,透過官書與檔案的相互參照,以呈現制度的動態變化,並分就八旗米局的經營型態、行政管理,及其存廢對旗人的影響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的研究,用以探討八旗米局的制度變遷,以及八旗米局與雍、乾時期經濟、政治、社會的關係。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8/08/01 → 2019/12/31 |
Keywords
- 雍正皇帝
- 乾隆皇帝
- 八旗制度
- 八旗米局
- 旗人
- 生計問題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