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台灣保安林具有森林保育水土及防護自然災害,多限制林木使用,部分保安林內的林木逐漸老化、林相雜亂、空間鬱閉,成為傾倒垃圾與讓人恐懼接近的區域。近年民眾使用與活動需求日益擴大,重新思考保安林生態系服務功能多元化,以及民眾對於保安林的景觀意象、生態服務價值認知與管理單位的管理經營,成為重要議題。本研究以台灣西部海岸苗栗竹南海岸保安林為研究基地,研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針對進入保安林內休閒運動的一般民眾,探討對保安林景觀意象、生態系服務價值及森林療癒之效益關聯。第二部分在保安林旁之在地社區民眾進行森林療癒活動,探討健康促進效果,藉以重新定位保安林的價值及經營政策。 本研究第一部份有效問卷數共302份,平均年齡為40±15.01歲。研究結果顯示 (1) 受測者對於保安林的景觀意象可歸類為「生態保育」及「產業經濟」。(2) 定期運動習慣的民眾(84.5%)對於「生態保育」景觀意象認同度高。(3)生態系服務價值的認知在年齡與教育程度有顯著差異。(4) 保安林注意力恢復組成在有定期運動習慣、居住地以及教育程度上有顯著差異。(5)參與保安林休閒活動民眾情緒狀態在年齡、教育程度、有定期運動習慣、居住地上有顯著差異。 第二部分探討居住於保安林周邊的塭內社區居民參與森林療癒活動前後生理(心跳、血壓、唾液澱粉酶、自律神經活性)以及情緒狀態(POMS)的變化,有效問卷數共32份,平均年齡為66±9.28歲。研究結果顯示生理除交感神經活性顯著下降外,其餘生理指標皆未達顯著性。情緒狀態部分除了「疲倦/沒有活力」構面有顯著上升外,其餘情緒構面皆未達顯著性。本研究結果可供後續保安林相關研究及林務局未來在研定生態系服務森林環境政策及保安林經營管理之參考。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9/08/01 → 2021/01/31 |
Keywords
- 保安林
- 景觀意象
- 生態系服務價值
- 森林療癒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