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四行程機車使用複合碳系奈米流體之熱性能、引擎性能及PM2.5排放研究

研究計畫: 政府部門科技部計畫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針對水冷四行程機車之冷卻液散熱效果進行相關研究,利用冷卻系統添加複合碳系奈米流體(HCBNF)溶於原廠冷卻液,再加入分散劑GA(阿拉伯膠)進行電磁加熱攪拌3 h與超音波震盪1 h,以製備複合碳系奈米冷卻液(HCBNC)。分別進行在不同濃度及溫度的沉降、比熱、導熱、黏度及磨潤試驗探討基礎性質,實驗分別試驗base、0.02 wt.%、0.04 wt.%、0.06 wt.%的HCBNC,基礎試驗中沉降試驗的結果發現HCBNC在靜置30天,0.04 wt.%效果非常穩定幾乎沒有沉澱現象。黏度試驗發現0.06 wt.%黏度高於其他的濃度;比熱試驗發現 0.04 wt.%濃度低於其他濃度和base;熱傳導試驗0.04 wt.%為最佳導熱係數;最後磨潤試驗0.04 wt.%、0.06 wt.%兩者的磨耗改善率高於base。綜合以上四項試驗結果,選用濃度0.04wt.%進行後續實驗。 將最佳濃度0.04wt.% HCBNC加入於熱交換系統平台及實車實驗,在熱交換系統平台中水散熱性能改善率為37.5 %、空氣散熱性能改善率為6.45%,而引擎暖車性能實驗中水散熱性能改善率為23 %、空氣散熱性能改善率為7.94%。在實車HCBNC分別與原廠冷卻液與純水相比ECE-40行車型態燃油消耗量改善12 %、14 %,定速50 km/h行車型態燃油消耗量改善9 %、13 %,平均燃油消耗量(km/L)改善11 %、14 %。平路與爬坡行車型態測試油門開度固定25 %,平路行車型態車速改善率3 %、4 %,爬坡行車型態車速改善率8 %、18 %。 在四項實驗ECE-40 行車型態試驗、定速行車型態試驗、爬坡行車型態試驗、平路行車型態試驗,HCBNC分別與原廠冷卻液與純水相比平均對於汽缸壁溫度下降17.25 %、10.5 %;出水口溫度改善率9.5 %、9.25 %;汽缸壁(排氣管) 溫度下降9.75 %、7.75 %;火星塞溫度下降8.25 %、8.75 %。在廢氣排放添加HCBNC分別與原廠冷卻液與純水相比的HC排放總量減少13 %、20 %;CO排放總量減少39 %、 49 %,而CO2排放總量減少20 %、28 %。在PM排放測試,粒徑2 μm以上總量減少79 %、 61 %,粒徑3 μm以上總量減少20 %、 77 %。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2019/08/012020/10/31

Keywords

  • 複合碳系
  • 奈米流體
  • 冷卻液
  • 熱交換系統平台
  • 磨潤試驗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