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氣候變遷下對於海岸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全球海水面的上升和極端天氣(風暴、颱風)事件發生的頻率增加。臺灣對於海岸防禦的策略及方法,從傳統的海堤、護岸等人工結構物的建造到突堤、離岸堤等之佈設,再到最新的複合式工法,應用岬灣理論進行人工養灘等,期望在颱風事件中能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減少損失。但在抵抗颱風巨浪和暴潮的侵襲時,工程結構物常傳出破堤或遭越波造成海水倒灌、海堤塌陷等災害,後續維護所費不貲。再加上硬性結構物的建置,也常因為干擾自然海岸環境系統,導致引發鄰近局部地區的海灘侵蝕問題。因此海岸防護策略在氣候變遷的情境下的,已不能再固守傳統的硬性防禦工法,必須在海岸防禦工程作為上有所調適,或是應用非工程的環境治理方式來減輕災害的損傷。本研究兼顧防災及自然環境生態的維護,從國外經驗的學習與累積,進行台灣的百年海岸濱線變遷調查,盼能藉以評估百年平均海岸變動速率,並推估未來30~60年間海岸自然變動的可能範圍。但從所獲得的資訊可以發現在上個世紀的前半,海岸地區地形發育的控制主要是自然環境作用及海岸輸沙間的平衡,濱線的變動不大。大部分的變動是在近三十年間,甚或更近的二十年間,因人為工程結構物的介入之後及全球暖化所致全球海水面上升的綜合結果,故不宜直接引用百年後退速率推估未來變動。由於未來海岸後退帶的規劃目標在於防災減災及維持生態系統,因此建議全島海岸必須因地制宜,依目前各地海岸開發狀況來制定後退帶規則,較能符合民眾期待。另外針對全導海岸內側土地利用進行開發現況調查,建議在比較少開發的地方,例如苗栗海岸,劃設海岸後退帶,限制土地使用形式,預先減少未來因為開發所造成的潛在災損。而在已經完全開發的海岸段,例如台南海岸,改以民眾教育方式,讓民眾充分認知未來氣候變遷下的後果及政府防災能力的限制之後,最後由各地民眾選擇自己的未來調適方式。本年度對於劃設後退帶的社會回應問卷調查結果亦顯示,民眾在提高海岸的科學認知與瞭解氣候變遷的後果之後,願意在政府的後退帶規劃及補助下配合遷移的比例已經大幅增高,傳統硬性工法不再是唯一選項。和傳統的工法比較,調適的軟性工法也有較多人支持,主要從景觀與生態的維護來考量。而總計大約有四分之三的比例,希望能以調適的工法(例如人工沙丘復育),來搭配海岸後退帶的劃設,以同時兼顧海岸景觀、生態的保護及海岸地區人命與財產的安全防護,將氣候變遷所導致的未來災害潛勢降到最低。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7/08/01 → 2018/10/31 |
Keywords
- 氣候變遷
- 海水面上升
- 調適與減災
- 海岸後退帶
- 社會回應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