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自1985年開始台灣高等教育不斷擴展,主要來自私立大學和技職高教系統的擴張,因此學生就讀四年制大學的機會越來越多,然而他們在高教系統中的選擇機會則不盡相同。本研究延伸Cabrera和La Nasa的學生大學選擇模型,不僅研究機構類型的選擇,更進一步探究學生上大學後的求學路徑選擇。藉由分析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及其後續調查(TEPS-B)的縱貫數據資料,本研究長期追蹤了一群學生,從他們高中二年級開始直到他們25-26歲,時間橫跨2001-2010年。研究結果指出,來自社經背景較弱勢的學生有較高的可能支付高額的學費並進入選擇性較低(less selective)的機構類型就讀—這表示台灣的高等教育系統擴張後,上大學的機會雖然增加,但就讀的機構類型與背負的高教費用仍存在社會分層(social stratification)的現象。此外,學生的能力和教育抱負都會影響他們選擇高教機構的機會。進入大學後,除了家庭背景和能力之外,父母的參與,高中的學校資源,以及就讀的高教機構類型在形塑學生的大學求學路徑方面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9/08/01 → 2020/12/31 |
Keywords
- 社會分層;大學選擇;求學路徑;高等教育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