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目前我們對已觀測到的宇宙大尺度磁場之起源,並沒有透徹的認知。雖說現有各種理論試圖給出有效的機制,但由宇宙暴脹所產生的太初磁場大概是令人最感興趣的解釋。只要電磁場能與暴脹場恰當耦合,不論其是否具備旋轉特性,都能夠破除膨脹空間的保角對稱,因而製造出太初磁場。不過,此機制的效率仍不很清楚。由於電磁交互作用的反饋也會影響太初磁場的形成,因此,希望藉由澈底解析暴脹模型裡的反饋機制,能讓我們對此問題有更精進的理解。我們利用希格斯暴脹做為探討的基礎,將電磁作用的反饋項納入考量;經過大量計算分析,我們發現在預設的模型中,雖然反饋機制確實改變了暴脹場的電磁行為,但暴脹的紅移效應仍大大壓制了太初磁場的形成。顯然,未來必須改變反饋機制的設定,或加入另外的交互作用項,才有機會突破這個障礙。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9/08/01 → 2020/10/31 |
Keywords
- 反饋作用
- 太初磁場
- 宇宙暴脹
- 希格斯暴脹
- 大尺度結構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