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政治與記憶空間:馬來西亞華人空間的集體意義

研究計畫: 政府部門科技部計畫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本計畫希望以馬來西亞為例,探討馬來西亞華人建構集體記憶的場所與政 治,其中將以華人義山、抗日紀念碑與華人博物館作為研究主軸,分析華人的 記憶空間被賦予何種意義。本計劃將主張前兩者是一種集體記憶的展演,而後 者包含紀念館、檔案館,是一種集體記憶的保存。馬來西亞作為一個主要的華 人移民社會,使馬國在歷史、社會、政治、文化層面上都是個多元族群國家。 但馬來西亞華人做為一個族群,其身分意識與文化命運在強調族群政治的環境 中經常引發許多社會議題。雖然今天大部分的華人都土生土長,但自建國以來 的執政者卻認為從歷史的角度出發,華人是外來者。由於歷史發展所出現的複 雜因素,馬來人以「土地之子」為依據,擁有其他族群所沒有的特權,並且被 法律保障。在這種社會契約影響下,每個族群的對立面都有一個「他者」,而 巫、華兩族則是在這種參照環境中最為明顯的對立。本計畫要探討馬來西亞華 人在被參照為他者的環境下,其族群空間所經歷的障礙、衝突、困擾,以及華 人回應的建構、調整與重組。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2018/08/012019/07/31

Keywords

  • 馬來西亞華人
  • 記憶地景
  • 義山
  • 抗日紀念碑
  • 博物館
  • 檔案中心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