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本計劃將深入探討蕭乾的《尤利西斯》中文譯本,並將其所採取的意識流文本翻譯 策略與喬伊斯撰寫的初衷進行充分比較。蕭乾因顧慮到中國內部保守的政治社會環 境而選擇放棄《尤利西斯》原文中關鍵的意識流現代主義表現型式。喬氏對意識流 風格的堅持有目共睹,這在與他親友的書信來往及諸多文獻中歷歷可見。相對的 ,蕭乾與文潔若聯手翻譯該書的當時,中國內部仍處於風聲鶴唳共產主義強權管制 的社會氛圍,再加上當初學術圈給現代主義文學套上了資產階級頹廢罪名,使兩位 譯者不得不採取了傳統敘述風格完成翻譯,遺棄喬氏所堅持的意識流。 翻譯學學者弗米爾(Hans J. Vermeer)所創立的目的論( Skopos theory)指出 譯者可以以最大彈性根據目的(skopos)決定採用適宜的翻譯策略,蕭氏的作法似 乎與此吻合。然而喬伊斯研究專家大部分認為文中意識流風格遠比故事情節重要 ,畢竟《尤利西斯》一書為眾所公認的現代主義文學佼佼者,失去了原有的特質風 格其意義何在?其實目的論也接受所謂「文本間相關性」(intertextual coherence),即在特定文學著作的翻譯,亦適合採取與原文風格一致的翻譯文筆 。本計劃將更深入檢視蕭氏選擇與原文不同的文筆風格背後之諸多因素與原由,以 便能對當代喬伊斯研究,特別是喬氏著作中文翻譯研究有所貢獻。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8/08/01 → 2019/07/31 |
Keywords
- 尤利西,斯喬伊斯,蕭乾與文潔若,文學翻譯,意識流,翻譯策略,恐懼感,目的論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