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語音轉碼在英文或日文為母語的中文學習者閱讀中文短文時所扮演的角色

研究計畫: 政府部門科技部計畫

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語音轉碼是將視覺呈現的文字轉成語音編碼的歷程,許多學者相信語音轉碼是母語閱讀中自然且必要的歷程。然而語音轉碼在外語閱讀中扮演的角色尚不明確,因為外語學習的歷程和母語習得的歷程不同。本研究進行了數個眼動實驗來探索: (1) 以歐洲語言或日文為母語的中文學習者閱讀中文短文時是否需要依賴語音轉碼來達成字詞辨識和閱讀理解? (2) 是否這些中文學習者會因為本身母語的特性,使得他們在閱讀中文時依賴語音轉碼的傾向不同? (3)文章的難度是否也影響學習者在閱讀中文文章時是否依賴語音轉碼來達成字詞辨識和閱讀理解? 實驗主要採5 X 2 X 3的混合因子實驗設計,以閱讀條件和文章難度作為受試者內因子,母語背景(英/日/中)為受試者間的因子。每位受試者必須在五種閱讀條件下(語音抑制、閱讀並且聽不相干文章語音、逐字朗讀、閱讀並且聽相同文章語音、安靜閱讀)閱讀兩種難度(簡單/較難)的中文短文各2篇(總計20篇)。分析的依變項包括受試者的閱讀時間、閱讀理解的分數、以及在篇章層次的各項眼動行為。研究結果顯示語音對中文母語者閱讀理解中文短文並無明顯的效應,但語音對歐語母語學生的閱讀理解有明顯的影響力,對日語母語學生的閱讀理解則影響較弱。在語音抑制條件下,歐語和日語母語學生的閱讀理解表現都明顯的下降,然而逐字朗讀和聽文章語音並不能提升閱讀理解,甚至使他們的閱讀理解表現變差,此結果指向歐語和日語母語學生閱讀中文短文時,並不依賴語音轉碼來達成閱讀理解。眼動行為分析進一步提供了前述結果一些解釋: 在語音抑制條件下,受試者的眼跳距離都明顯的增長,但也伴隨了大量的回視。因此,語音抑制造成的干擾效應可能是因為受試者減少使用語音轉碼,改採快速瀏覽的閱讀策略,造成理解不完整、不精確。另一方面,語音抑制可能也干擾了內部語音複誦的機制,導致文意整合能力下降。聽不相干語音對受試者並無任何顯著的影響。逐字朗讀使得閱讀時間變長,眼跳距離明顯縮短,也降低了回視率,然而它並不能有效提升閱讀理解,在文章困難時,逐字朗讀造成歐、日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下降。聽文章語音對中文和日文母語的受試者都是一種干擾,但可使歐語受試者的閱讀速度加快。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2018/08/012020/01/31

Keywords

  • 語音轉碼
  • 中文閱讀理解
  • 中文為二語的學習者
  • 眼動實驗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