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本文以川合真永的6本台語著作為範圍,嘗試從零散的語料中,歸納出規律性的語言現象,藉此瞭解川合對台語的運用,並呈現他對台語的貢獻。首先,將台灣總督府學務課於1901年《訂正台灣十五音及字母詳解》制定的假名符號改良版,以及該時期出版的台日辭典,與川合書中的標示法加以比對,以確認川合在假名標音方式上與官方有無不同。其次,彙整川合書中的漢字,歸納各種漢字類型的使用情形,以釐清其漢字的選用傾向,並討論漢字的形音義關係。接著,檢索川合書中的各類詞彙,分析其詞彙來源及所屬的詞彙層次,以瞭解當時台語詞彙的運用,並掌握川合詞彙選用的原則。最後,觀察川合書中的句子,並針對幾個句型進行分析,以釐清其語法運用的特點。日治時期日人的台語研究,記錄和保留了早期台語的語料,而研究這些珍貴的語料,有助於瞭解台語的歷史發展。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7/08/01 → 2019/07/31 |
Keywords
- 川合真永
- 標音方式
- 漢字類型
- 詞彙層次
- 語法規則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