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華盛頓的匯率操縱指控是相當嚴重的指控,因為有可能損及雙邊的貿易關係。更者,美國可能祭出301條款,其產生的後續效應更是難以估計。我們在本篇文章採用Balassa-Samuelson理論研究台灣與其亞洲重要貿易夥伴國其實質匯率錯配現象。我們仔細應用Kakkar and Yan (2012)所發展的理論模型,藉以解釋可交易與不可交易部門之產能差異現象,導致實質匯率的錯配現象。在實證過程中,各產業的總要素生產力一向是實證工作的挑戰,因為各產業的資本存量數據不易尋找。我們以Mano and Castillo (2015) 晚近建立的勞動產能資料庫為基礎,克服此困難。 在我們的樣本中,台灣、中國、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與泰國,清楚呈現持續性的對美國實質匯率錯置現象。我們發現台灣及亞洲國家對美國的實質匯率錯配現象,主要原因來自於長期的名目匯率偏離,而非產業間產能的差異。本文章仍有研究上之限制,例如,本文並未考慮名目匯率偏離之可能因素,例如,貨幣政策立場、政府效能、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以及可能的固定與隨機可能因素。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9/08/01 → 2020/11/30 |
Keywords
- 總要素生產力
- 實質匯率錯配
- 巴拉薩-薩謬爾森理論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