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人們普遍同意「楷模」的重要性與教育價值。在道德教育領域中,「角色楷模教育」的傳統其來有自。其中,關懷倫理學家N. Noddings與品格教育學者T. Lickona對於道德楷模人物的德育價值給予高度肯定。本研究以K. Kristjánsson針對道德楷模教育的回顧為基礎,並增補個人觀點,總計提出四個根本問題—誰是道德楷模人物?如何使用?作為何用?何以需要?本研究特別聚焦在道德聖人與道德英雄這類楷模人物,除了概念澄清之外,尤其關注於真實的道德聖人與道德英雄之實際道德心理的發展圖像。研究發現,道德楷模人物的道德心理有兩大特點:一是感到「非做不可,不做會良心不安」,此即B. Williams「實踐必要性」與「道德無法」捕捉的心理現象。二是經常表示「我還可以,而且應該做更多」。W. Damon與A. Colby解釋,這與他們對於道德理想的高度認同感,繼而感到強烈的個人責任感有關,道德承諾與道德作為因應而生。要言之,道德英雄與道德聖人是真誠地相信自己「有義務」要做他所做的行為。本研究最終提出四點教育啟示:一、強義與弱義的道德楷模各自擔負不同的德育功能:弱義的道德楷模(如師長、家人)發揮「道德標準具象化」的功能,明確示範如何將道德標準轉化為道德行動;強義的道德楷模(如道德英雄、道德聖人)代表的是正往道德理想邁進的人類圖像。二、對於學生品德發展軌跡與現下狀態的掌握,有賴親師生三方合作,尤其是學生持續的自我省察。三、鑑於道德認同係一發展歷程,將「品德核心價值」納為跨教育階段共通的學習主題是有道理的。惟需指明不同教育階段的任務究屬「局部德行」的陶養,抑或「將局部德行轉變成全面德行」。四、為提升個人的道德認同感,道德楷模的生動敘事,將有助於激發受教者省察自己「與善的距離」以及「有為者亦若是」的意念。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9/08/01 → 2021/07/31 |
Keywords
- 道德楷模
- 道德聖人
- 道德英雄
- 品德教育
- 仿效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