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磁振造影已被廣泛使用在醫學影像當中,其對軟組織具有相當優異的造影能力,為結構性影像。而磁粒子造影則是一種能提供磁粒子分佈影像的功能性造影工具。然而功能性影像需要與結構影像共定位後疊合,才能提供磁粒子分布與生物組織的相對位置。因此為了提高共定位的準確性。磁振造影/磁粒子造影混和系統的開發,將能在同一系統中取得氫原子分布的結構性影像以及磁粒子分布的功能性影像,避免兩次影像取得過程中的定位誤差。而在本計畫中,將進一步採用多通道接收線圈的架構,改善低場磁振造影的影像品質,並與陣列式磁粒子造影系統結合,對生物仿體進行造影特性測試與最佳化,做為未來生醫磁性影像工具的基礎研究。研究工作細分如下: 1. 高溫超導量子干涉元件的製作與其特性檢測 2. 多通道接收線圈的架設與最佳化,以提高磁振造影系統的靈敏度。 3. 生物仿體整合影像的建立,包含磁振造影/磁粒子造影混和系統的影像共定位與特性分析以及生物仿體整合影像的建立與特性分析。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7/08/01 → 2018/10/31 |
Keywords
- 磁振造影
- 磁粒子造影
- 功能性影像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