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一)本研究旨在探索學校領導人個人人格對願景領導的影響,以利了解學校變革機制。本研究者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灣公立國民中為母群體。校長、資深者與都會區的領導人較會運用願景領導,且領導人不同面向人格,對於願景領導預測解釋量中約50%或以上,且每類人格分別以自我表現、加強分享與政策回應創新預測願景領導效用最顯著。本文從領導人學校經驗作為個人人格形塑的源頭,伴隨著個人人格動機作為學校願景領導的發展過程,討論願景實踐力。本文以激發對話為核心人格,連結意志統整、自我檢視與教育創新動機的才智發展察覺,探索學校願景領導複雜現象,以期了解集體領導的變革動力,成為未來研究的重要啟發。 (二)本研究旨在探索學校願景領導對於教育創新的影響,是美夢難成或者是築夢踏實,進而討論領導人的自我反省與強化意志統整中介角色,並分析願景實踐的路徑。對台灣北部的國民中學進行了問卷調查,採用結構方程模型對研究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學校願景領導對教育創新沒有直接影響,透過自我反省的中介角色以及意志統整所帶來的自我反省,才能對於教育創新有顯著影響力。學校願景領導易以口號的形態呈現,對於教育創新的作用,猶如一場遊戲一場夢,唯有一步一腳印地藉由領導人的自我反省,強化願景實踐,並喚起願景溝通加強學校成員意志統合,進而敦促領導人的自我反省,探索文化制度的限制,提升領導人的承擔責任抱負,以利築夢踏實,來擴大教育創新。 (三)本研究旨在探索學校願景領導,孕育前瞻布建或進步續航變革動力的機制,並探究其經由公民政治對於擴大前瞻布建或進步續航變革動力的效應,進而了解願景建立及其polite權力遊戲在學校變革的地位。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針對臺灣六個直轄市國民國民中學進行研究,並以SEM進行理論模式的驗證。學校願景領導孕育前瞻布建與進步續航的變革動能,而且願景具有學校變革定位作用,而其喚起公民政治具有前瞻布建與進步續航的變革動力擴大效應。學校願景建構強調領導人的個人正面動機、信念與抱負,及其對教師、家長、學生、滿意與學校效率的想像,能勾勒正確的學校目標,能視為學校變革的定位器,且重視教師、家長與學生自由、權力,作為利益分配的過程,喚起公民政治,以擴大前瞻布建與進步續航的變革動力,能視為學校變革的推進器。 (四)本研究旨在探索學校願景領導對於變革績效的影響,以及領導人的意識型態論述,喚起學校成員的正面認知,促促進轉型權力以提升變革績效,藉以探索學校進步的機制。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以臺灣6直轄國民中學為母群體,運用二階段抽樣法,進行SEM 的統計考驗。結果發現,學校願景領導能提升變革的績效,且領導人對意識型態的論述,鼓舞人心致力於道德抱負的實踐,能促進轉型權力,提升變革績效,進而強化學校的內在功能。據此,學校領導人激起高效能的倫理、對準的效力(efficacy)及賦權的反省,能催化權型權力,鼓舞人心帶動學校進步。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9/08/01 → 2021/07/31 |
Keywords
- 領導人的個人人格效應
- 學校願景領導
- 自我檢視
- 社會融合
- 教育創新
- 國民中學
- 自我反省
- 意志統整
- 前瞻布建
- 進步續航
- 公民政治
- 意識形態論述
- 變革表現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