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說明
台灣華語的/iN/韻正在經歷變異。本研究探討這個最新的變異,對於台灣年輕人的台語/iN/韻的影響。 台灣在歷經往華語的語言變遷(language shift towards Mandarin)之後,即使會說台語的年輕人,也幾乎都是以華語為主要語言,許多研究都提及台灣年輕人的台語發音,受到華語的音韻規則影響。但是,過去的研究,多針對台語和華語之間的音韻差異(gap),對於華語正在變動中的語音變異,如何影響台語,則少有著墨。 但台灣華語並非穩定不變。在過去三十幾年來,關於台灣華語音節末鼻音的變異研究,一直沒有間斷。其中關於/iN/的變異狀況最不穩定,甚至出現完全相反的結果。有些研究認為/ing /-->/in/是主流,有些則認為/in/-->/ing/才是主流,有些則針對上述兩個變異規則,進行更細緻的社會因素分析,如性別、區域等因素,對/iN/變異方向的影響。 本研究欲探討兩個語音變異現象。第一,是台灣華語的/iN/變異。第二,是華語對年輕人台語的轉移(transfer)。本研究分析了112位年輕台華雙語人的華台語語料,語料內容為設計過的台語及華語詞表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華語/iN/的變異,呼應了近年來相關研究的結果。也就是[ing]是強勢變體,/in/正在往/ing/靠攏,且變異的速度,北部高於南部,女性高於男性。至於台語的/iN/韻,在/in/以及/ing/的表現,和華語接近,/in/往/ing/發展的態勢也相當明顯。至於台語的/im/韻的語音表現,[im]明顯流失,女性高於男性,北部高於南部。北部的[im]流失了甚至超過六成,取而代之的變體,除了過去的研究常提及的[in]之外,也出現了[ing],且[ing]的比例較[in]為高,顯示台灣華語正在經歷中的/in/-->/ing/也影響了年輕人的台語,台語的/im/正在進入第二階段的變異,也就是/im/-->/in/-->/ing/。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2017/08/01 → 2018/07/31 |
Keywords
- 台灣華語
- 語言變異
- 台語
- 語言接觸
- 語言接話
- 鼻音韻尾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